校友网2
返回学校官网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楼 琛 西译2002级校友
发布时间:2025-02-28 发布者:李 伟 浏览次数:

【校友访谈】渊渟岳立育园圃 驰而不息镌精神——访衢州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楼琛

2002年秋,楼琛踏入了西安翻译学院的大门。学习英语专业的他,开启了大学时代崭新的篇章。在楼琛的眼里,西译是一个很有烟火味的学校,这里不仅是一所求知的学府,更是一个洋溢着生活气息、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彼时的西区虽略显狭小却到处都是同窗,同学们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情谊联结,他们生命充满着野性的活力和奋进的张力,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共同编织着属于他们的青春梦想,一幕幕鲜活的画面镌刻在楼琛的记忆中,为他之后做辅导员工作埋下了启蒙的种子。

 

 

烟火校园藏深情,青葱岁月毋忘却

如雨沐春风,如花待月归,西译为楼琛留下的烟火岁月镌刻入心,回忆万年长。谈及老院长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每年中秋晚会上的唱歌活动。对于很多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歌曲是老院长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而楼琛印象最深的却是大家一起清唱的“相逢是首歌”。他回忆道:“那天的夜晚是温柔的,大家轻声的吟唱,仿佛一汪温暖的热流在心中荡漾”。正是这些轻盈的音符系下了他与西安翻译学院不解的缘分。还有就是在一次电视会议时,丁老院长接到第一次升本失利的消息,瞬间红了眼眶。是啊,他为西安翻译学院的成长倾注了全部感情。也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更加深了楼琛对于“西译”的烙印,以至于在他工作后,每当听到有关于“西译”的各类活动,都会去积极参与。

因为要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原因,楼琛是整个班级留到最后的同学之一,几乎逐一相送了每一位同学,火车站的站台也不知道骗走了他多少的眼泪。甚至有一次送完同学回到学校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学校好沉寂,还和同学感慨了一句“思念一如你远去的背影,牵引我百日的孤独”。那时候的他才真正意识到,他所眷恋的,是他和同学之间的情感、发生的故事,以及他和学校无法割舍的回忆。楼琛回想大学时光的种种经历,有寻找钟南山“小龙女”、有周末溪边的烧烤、有口语角的指点江山、也有徒步穿越西康隧道、还有第一次冬季集体滑冰,但最难忘却的还是最后一次的班会。据他回忆,当时整个班就点了一根蜡烛,每个人站都在烛光里敞露心声,分享大学中的点滴,最后在辅导员的催促下一起合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和“明天会更好”。他很爱他的同学,也很爱他的校园,他希望明年的“毕业20年”之际,会有更多的老同学相聚在终南山下太乙河畔的西译校园。

 

豪情满怀赴新城,巧遇机缘铸师魂

2007,楼琛在本科毕业后,怀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去深圳闯荡。他干了7个月后铩羽而归,刚好看到衢州学院在招考“辅导员”,于是就机缘巧合进入高校工作。在楼琛看来,辅导员的工作其实很平淡,他甚至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开始,是怎么打开局面的,他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激情加真诚。楼琛还笑着说,自己有过“差生”的经历,这是让他快速走进同学们心里的加速器,通过这段“独特”的经历,使他在职业生涯的一开始就有了价值的体验。

 

 

在楼琛工作的第二个学期,整个学院就只有他一个辅导员了,当他回想起来那段时光依旧百感交集。那是一段疲累而艰难的时光,但他却始终乐观地坚持着干好手头的每一件事。他说:“虽然累,也让我更为全面地了解了学院各项事务,建立起了最初的职业自信。”基于前期的不断积累,楼琛有机会顺利参加了团中央的项目,到山西临汾古县县政府挂职;此后他更是在多个岗位上不断接受考验,逐渐崭露头角。在2016年竞争激烈的选拔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处级干部。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凭借不懈的坚守与付出,历经岁月磨砺与沉淀,楼琛在辅导员的岗位上,秉持教育理想,矢志育人,实现了从平凡到非凡的蜕变。

初心如磐育人才,磨砺生存显峥嵘

楼琛在教育工作里,将心力倾于学生事务方面,诸多极端案例虽棘手难办,却有一事如星芒,给予他无尽力量。入职之际,楼琛心怀“初心”,立志坚守班主任之位。他常组织班级活动,其中“生存训练”更是别出心裁。在暑假期间,学生们仅持50元在衢州开启15天的生存挑战,且每晚10点前需交付10元作为寝室租金与空调费,此款项最终化作毕业旅行经费。活动中,一组学生合起初始资金组建“玩具批发团队”,然而城市文创却如巨石横路,让他们举步维艰,连续 4 日颗粒无收,团队成员食不果腹,每天只能啃食一个馒头或在超市“试吃”暂解饥饿。直到第五日,有两名成员心灰意冷,甚至想要退出游戏,团队如将倾之厦摇摇欲坠,索性在最后一次商议后他们决定分头行动,有位男生勇挑卸货重担,女生坚守玩具售卖,直至第七日夜晚奇迹乍现,电话中一位女生带着哭腔对着楼琛呐喊道:“琛哥,我们回本了!”那声音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与自豪。在后来的总结会上,有同学情真意切的说“所有希望,皆在绝望处逢生,只需向前一步。”此语如钟鸣长振,回荡在楼琛心间,每逢挫折,便如明灯照亮他前行之路,予他无穷动力,让他在教育之旅中,始终坚守初心,无畏风雨。

 

 

桃源梦远心不灭,大木参天志更坚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间,楼琛宛若一颗执着闪耀的星,他秉持着“桃源梦远心不灭,大木参天志更坚”的信念,于育人之旅中不断奋进,展现出培育人才的渴望,也期望人才能够匡扶天下。他既有高远志向和责任情怀交织的精神乐章,又有满怀培育济世之才的热望,欲以教育撑起未来之苍穹,于真挚中藏坚守,淡泊里蕴担当,皆影响着他的点滴抉择。

楼琛说大学经历是令他成长的关键土壤,让他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谈起他的特质,楼琛用了“取悦、积极、适应、理念、行动”这五个词来概括,凭借取悦的特质,新环境里他能迅速破冰,暖化陌生;遭遇困境,以积极心态洞悉希望;局势多变,适应能力使他稳立潮头;理念先行,让他深挖诸事根源;行动加持,带动团队活力、步步登高,这些特质无一不助他在职场中纵横捭阖,尽显才华。

而谈及未来,楼琛则目光炯炯地说道:“愿退休前一直坚守班主任的岗位育人,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视自己为点点星火,要在学校申硕、升大征程里成燎原之势,为教育殿堂添砖加瓦。

在楼琛的眼里,西译精神的实质就是光脚踩地、彼此温暖、一路向前。他像精神的传递者,精心播撒知识、浇灌品德;面对问题困惑,又化为知心老友,耐心疏导,正是在这种“渊渟岳立育园圃,驰而不息镌精神”的感召下,楼琛以梦为马,在教育一线勾勒出理想蓝图,用坚守与热忱,诠释师者担当。

楼琛寄语学弟学妹们: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还需吃苦无数;吃苦无数,还需不断领悟;不断领悟,还需高人指路;高人指路,更需贵人相助;贵人相助,就要求你不断地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从个人蜕变到助力学校崛起,他的故事如奋进号角,激励同仁共赴教育新程,怀揣初心,育万千桃李,铸教育丰碑。

 

分享到: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西安翻译学院    邮编:710105    电话:029--85898990    邮箱:xafyxyh@sina.com
版权所有: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