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网2
返回学校官网
校友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新闻 >> 正文
校内要闻 | 2025年第44周
发布时间:2025-11-10 发布者:李 伟 浏览次数:

西译学子荣获第十二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演训活动全国总决赛(高教组)一等奖

10月19日,由中国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以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演训活动总决赛(高教组)在成都理工大学圆满结束。我校国际商学院学子杜家妮、程思怡、陈洁莹三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荣获“数字营销模拟赛项”全国一等奖。

自启动备赛以来,国际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团队积极投入,在董晓英、仝瑞戈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系统训练、反复复盘与策略优化,不断打磨竞赛方案。最终,凭借创新的营销策略与高效的团队执行,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殊荣。此外,由樊王华、高瑞雪、史家怡同学组成的另一支参赛团队也表现优异,荣获省级二等奖。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校学子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高度肯定,更是学校持续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国际商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引入优质实践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争取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据悉,“学创杯”赛事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是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本届大赛吸引力显著提升,全国超 1500 所高校积极参与,参赛师生总规模突破 50 万人。

 

西译学子荣获第十二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演训活动全国决赛

(高教组)一等奖历史性突破:西译在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赛一等奖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举行,我校在本次国赛主体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历届最佳参赛战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再次刷新陕西民办高校在该项顶级赛事中的成绩高度。

作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标志性赛事之一,“挑战杯”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在高手云集的国赛舞台上,西译项目《照护的里程 生命的刻度:安宁疗护服务优化路径探析——基于187个家庭深度调查的实证研究》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与前沿的创新思维脱颖而出,荣获主体赛全国一等奖,用亮眼战绩彰显了我校的科创育人成效。

10月20日,“挑战杯”系列赛事“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领域”主擂台赛拟授奖名单公示,我校参赛团队斩获全国一等奖,成为该项赛事中首所荣获该组别国家一等奖的陕西民办高校。而本次“挑战杯”国赛的一等奖入账,更是实现了学校在顶级科创赛事中的“双突破”。

回溯荣誉之路,西译的科创成绩连续7年保持“阶梯式攀升”的强劲势头:2022年“小挑”以全省本科高校第11的总成绩,首次捧得“优胜杯”,2023年“大挑”获国赛二等奖2项,均实现了陕西民办高校的新突破,2024年“小挑”获国赛银奖2项,2025年“大挑”以全省第六的成绩捧得省赛“优胜杯”和“进步显著奖”,并于2023年(作为陕西唯一高校)、2024年(作为陕西唯一民办高校)连续两年在“挑战杯”工作中受到团中央的表扬。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学校对双创教育的深耕细作。

早启动、广动员,夯实参赛基础:学校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校级竞赛,共收到来自各学院及相关部门的347件作品,参与学生超1800名,指导教师达500余人次。高站位、强统筹,凝聚协同合力:校领导高度重视赛事筹备,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大力配合,共同为本届“挑战杯”奠定坚实基础。聚资源、优指导,助力项目升级:作为竞赛组织实施单位,校团委积极联系并争取校内外各方资源与支持,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答辩等形式,共组织21轮评审打磨,邀请往届获奖团队开展13场获奖案例分享会,助力项目迭代升级。重保障、细服务,解决后顾之忧: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为参赛师生提供场地支持,并安排专人负责赛事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为最终冲刺国赛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一年多的夜以继日、精雕细琢,我校以2项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完美收官。此次“挑战杯”赛事的突破,是学校“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知促行、以行践学”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西安翻译学院将继续深耕创新创业教育沃土,为培育更多心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想的新时代创新人才注入强劲动力,持续书写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西译篇章!

 

西译在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赛一等奖

旌旗跃巅峰:西译学子在2025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实现突破!

 

近日,2025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落下帷幕。我校学子摘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其中一等奖团队跻身全国12强,不仅刷新了我校在该赛事的历史成绩,更实现了获奖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突破,标志着学校在数字建筑领域的教学与实践水平迈上新台阶。

 

西译团队凝心聚力参加国赛决赛

此次比赛吸引了全国近500所院校的3100支团队参赛,竞争激烈。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校院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迅速组织报名、启动专业培训、实施严格选拔,最终选出9支精锐队伍参加国赛。经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共同努力,8支队伍摘得国赛奖项,不仅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教学范本,还对提高学生的数字建筑认知、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建筑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与转型阶段,面临需求结构变化、技术革新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多重挑战,却也孕育着新的机遇。我校师生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将持续深化数字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前沿领域的应用路径,为行业培养更多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是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性建筑类竞赛,是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权威赛事,已举办17届,累计吸引超25万师生参与,旨在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人才培养,贴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竞赛形式促进新兴技术发展。

 

 

AI深耕结硕果——西译荣获“1024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11月6日,合肥体育中心星光熠熠,“1024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盛典在此落幕。西安翻译学院讯飞智译工坊凭借“智启未来——贝壳云平台”项目,从全球高校与企业顶尖开发团队的激烈角逐中突围,成功摘得全国总决赛冠军。这一荣誉不仅是我校在该项国家级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更标志着西译学子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领域的创新实力获得行业顶级认可。

作为科大讯飞主办的全球AI领域年度盛会,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iFLYTEK 1024 Global Developer Festival,简称“1024GDF”)是全球AI开发者与生态链从业者的核心交流平台,其配套的“1024开发者大赛”更是开发者领域的顶级竞技舞台。本次大赛聚焦“基于大模型的高校备课资源生成智能体应用”核心赛道,以技术落地能力、方案创新价值与实际应用前景为核心评审维度,吸引了国内外顶尖技术力量同台竞技。

自晋级全国八强以来,西译讯飞智译工坊团队历经数月攻坚,精准破解传统备课“效率低、资源分散”的行业痛点,构建起“智能生成—资源适配—评估反馈—协同管理”的全链路解决方案。该项目以大模型技术为核心,创新性融入多模态交互模块,通过组件化开发与响应式布局,实现备课资源的智能化生成与精准化适配,大幅提升教师备课效率与资源使用体验,展现出极强的场景落地价值。

荣誉的背后,是团队日夜兼程的打磨与协作。工坊指导老师周尤勇深度优化AI模型训练与部署策略,确保核心算法在复杂教学场景下高效稳定运行;王旭老师严格把控代码质量,搭建起坚实的平台安全防护体系。项目负责人张飞宇带领团队成员张晓怡、文鑫、杨婷婷,在技术架构设计、多模态交互开发及前后端性能优化等关键环节持续突破,为决赛答辩提供了详实的测试数据与流畅的演示系统。“承西译初心,凭AI实力!我们最棒!”张飞宇在领奖时的感言,道出了团队对创新的执着与热忱。

此次夺冠,既是对团队技术实力与项目落地能力的最高肯定,更是西安翻译学院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生动体现。学校将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持续深耕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新,推动更多技术成果转化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为行业发展贡献西译智慧与青年力量。

 

西安翻译学院荣获“1024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共谋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西安翻译学院理事长丁晶、校长姚书志率队走访调研

 

近日,西安翻译学院理事长丁晶、校长姚书志率领由教务处、发展规划处、信息工程学院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团队,远赴厦门、广东两地,深入三所民办高校开展为期四天的走访调研活动。此次调研聚焦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与转型路径,旨在汲取先进经验,拓展合作空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1月1日,调研团队首站抵达厦门南洋学院,应邀参加该校建校25周年庆典。作为特邀嘉宾,丁晶一行与南洋学院创办人鲁加升、校长钟石根等共聚一堂,共庆南洋学院办学历程中的重要时刻。在随后举行的办学经验交流会上,双方围绕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钟石根系统介绍了“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路径,强调通过勤工助学、企业真实项目毕设与岗位实习等方式,有效弥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差距。姚书志对南洋学院的热情接待与经验分享表示感谢,高度认可其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方面的创新成果。他指出,西安翻译学院将积极借鉴“三元制”等先进理念,进一步整合企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学校育人体系实现系统性提升。

11月3日,调研团队转赴广东科技学院,受到总校长仲伟合等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在参观校企联合实验室并举行座谈的过程中,双方就高水平学科建设、科研教学成果转化、特色培养模式构建等关键议题交换意见。姚书志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现状,强调两校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相似的机遇与挑战,应加强互动、共享资源、协同突破。仲伟合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两校在更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探索民办高校创新发展之路。

 

11月4日,调研团队继续前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进行交流。校长王华、副校长王铭玉分别就民办院校转型挑战、外语专业重构与小语种建设等议题进行介绍。王铭玉提出,外语人才培养应超越工具性定位,构建“语言深度+专业盔甲+文化洞察力”三维竞争力。姚书志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并围绕西安翻译学院在外语学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方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此次跨省调研,不仅是一次校际间的友好互动,更是西安翻译学院在新发展阶段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谋求转型提升的重要举措。在理事长丁晶与校长姚书志的带领下,调研团队深入三所各具特色的民办高校,汲取了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科重构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学校下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内涵、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享到: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西安翻译学院    邮编:710105    电话:029--85898990    邮箱:xafyxyh@sina.com
版权所有: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