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译走访慰问2025级新生烈士子女代表家庭
为表达对烈士后代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殷切关怀,8月23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恒带队,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樊磊和学工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丁敬元一行,走访一名2025级新生烈士子女并送去慰问品和爱心物资。
张恒表示,英雄为国家奉献了生命,他们的后代理应得到社会更多关爱和良好教育。培养好烈士子女,是西译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绝不会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力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他鼓励这名同学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英勇精神和优良作风,将暂时的困难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刻苦学习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国家、学校及家人的期望与培养。
丁敬元介绍了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的全方位、立体化资助体系,如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多项政策,确保同学们入学无忧、安心就学。樊磊表示,学院将为其安排专门的学业导师和帮扶小组,在学业指导、生活适应等方面给予持续关注和个性化支持。
同学本人及家属对于学校的关怀和帮助表达了感谢,表示会化感激为动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学校、告慰亲人。
此次走访慰问,不仅是对烈士子女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与激励,充分体现了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了大学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学校将持续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助其扬帆起航、追逐梦想、造福社会。
西译师生在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在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赛中,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取得优异成绩,获国家级奖项38项(教师组5项、学生组3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获省级奖项3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9项。此次成果是艺术与设计学院“以赛促创、以赛育人”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学校在数字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实力与育人成效。
备赛期,教师以“专业化、个性化、全程化”为原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辅导。基于打破专业壁垒,将设计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创作的理念,作品围绕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设计服务社会需求与跨界融合驱动创新三大核心进行创作。
国赛一等奖作品《声波非遗实验室》、省赛一等奖作品《垣艺时空回廊》等融合了三维建模、非遗文化研究与交互叙事设计,展现了跨学科协作价值。《红日路军纪念园景观雕塑设计》《红日照耀红色文化宣传片创作》等作品服务社会需求,体现设计的社会责任。
获奖印证了学院“艺术+科技+人文”培养模式的成效,彰显了学科竞赛在推动设计教育从“技法训练”向“价值创造”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此次获奖,既是总结,更是起点。学院将继续秉持“匠心筑梦、创新致远”的信念,为数字时代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教师组国家奖获奖名单

学生组国家奖获奖名单

学生组省奖获奖名单
民建西安翻译学院支部荣获民建西安市委员会“先进集体”称号
8月23日上午,西安民建成立75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民建西安翻译学院支部荣膺“先进集体”称号,主委董千参会并上台领奖,接受属于全体支部成员的荣光。
据悉,省市有关领导,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民建西安市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各区工委、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会员代表出席大会。会上宣读了《致敬入会三十载以上会员书》,隆重表彰40个先进集体、180名优秀会员及40名优秀会务工作者。

西译教师当选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
8月22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第四届学术年会在银川召开,吸引了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15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与师生代表,共话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前沿议题。我校教师王云刚参会并作学术报告,当选为委员会理事。
王云刚的报告以“AI技术驱动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传播研究”为题,阐述了AI技术在中医药文化翻译传播中的应用现状、核心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在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领域的专业素养与研究水平。
王云刚表示会为推动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我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导,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宁夏医科大学、宁夏翻译协会联合主办,宁夏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国立新西兰理工学院—惠灵顿理工学院一行来西译访问交流
8月29日,国立新西兰理工学院—惠灵顿理工学院国际执行经理Brian Cao、跨国教育总顾问Shaun Li、数字媒体与设计系主管Brenda Saris、计算机技术系主管Tony Assadi、教育协调员文璇旻一行访问西安翻译学院,我校副校长郭炜,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明明,教务管理科科长常亚楠等热情接待了来访嘉宾。
代表团参观了西区文化体验俱乐部,对场馆内先进的沉浸式教学设施、系统化的文化情境创设及高度还原的互动场景给予高度评价。 随后,双方举行合作交流洽谈会。
郭炜代表学院致辞,他回顾了双方自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在师生互访、课程共建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布莱恩·曹在发言中对西安翻译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双方就进一步加强硕士联合培养合作等事宜展开讨论。授课中心将依托其完备的教学设施、优质的师资队伍以及成熟的教学管理体系,为后续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座谈会标志着西安翻译学院与新西兰惠灵顿理工学院的合作迈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双方均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细化方案,推动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为中新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国立新西兰理工学院—惠灵顿理工学院一行来西译访问交流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绘就新学期教学蓝图——西译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首次教学工作会议
8月29日下午,西安翻译学院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副校长武忠远出席,各学院教学负责人及学工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校督导组组长及教务处全体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秦晓梅主持。
会上,英文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超星公司围绕智慧考试应用、微专业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展开经验分享,通过实践案例介绍创新做法与成果,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秦晓梅部署了本学期教学工作,提出 “核心任务 + 重点工作 + 常规保障” 三位一体思路:聚焦教学成果奖申报、省级教改项目推进等核心任务,筑牢专业根基;启动“转型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教育思想大讨论,同步修订 2026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化 OBE 课程改革;抓实教学运行、学业管理等常规工作,保障教学有序推进。
武忠远作总结讲话,明确五项重点要求:抓实开学 “人员、物资、方案、检查、保障” 五大到位,确保开学第一课顺利开展;坚持 OBE 理念修订培养方案,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科特点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与现代手段融合;以评估复查为契机补短板、提质量;严控 2025 届毕业论文抽检质量,鼓励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
各参会单位表示,将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各项任务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译召开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首次教学工作会议
学工部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安排部署会
为扎实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各项准备,全面统筹推进新学期学生工作高质量开展,8月29日上午,学工部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安排部署会。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团委负责人及学工部各中心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学工部部长张祥宇主持。
会上,张祥宇围绕“安全稳定、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三大方面逐一进行部署。他要求,一是将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放在首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针对涉外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形势,制定专项管理方案;三是强化日常风险排查机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四是强化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深化红色育人工程;五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随后,学工部各中心主任及团委负责人分别从老生返校接待、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组织安排、社团纳新活动、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具体思路与实施步骤,为新学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张祥宇总结时强调,学生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大家必须深刻认识到新学期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一要落实好省上会议精神与学校各项政策,确保政策精神直达基层、惠及师生;二要坚决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切实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大局;三要持续优化学风建设,创新工作举措,提升管理效能;四要通过培训赋能、实践锻炼、科研提升等途径,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五要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温馨的服务。
学工部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安排部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