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译力量闪耀第32届中国(长安)兰花博览会
4月15日,第32届中国(长安)兰花博览会在长安区太乙·长安道盛大启幕。这场以“兰香秦岭 常来长安”为主题的盛会,宛如一场汇聚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华彩乐章,奏响在秦岭脚下。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各省市兰花协会的代表,以及国家蔬菜智库专家、陕西省和西安市相关部门领导,长安区主要领导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兰花界的盛事。作为辖区内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西安翻译学院在外语、文化交流等人才培养方面优势突出,此次积极投身兰博会,全方位参与其中,为兰博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西译色彩。
校长躬亲:共襄兰花盛举
活动当天上午,我校执行董事、校长崔智林出席开幕式,与各界嘉宾共同见证兰花盛会的开启,为兰博会的顺利举办送上了美好祝愿。同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恒前往活动现场参加推介会,并来到西译展区深入了解学校在展会中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对师生们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校领导的积极参与,不仅展现了西安翻译学院对地方文化事业的支持,更彰显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展会现场,校领导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志愿者服务、手工作品展示以及俄罗斯志愿者学习生活等情况。崔智林表示,参与兰博会这类社会文化活动,是学校践行“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西译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他鼓励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兰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更多西译力量。
志愿暖行:情洒兰博现场
在兰博会筹备与举办期间,我校志愿者团队成为了会场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带着热情洋溢的笑容,活跃在各个角落。从展厅入口处的引导服务,到展区内细致入微的讲解工作,志愿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兰花爱好者和游客提供着周到、贴心的服务。
面对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志愿者们始终保持着耐心与专业。他们熟悉各个展区的布局和特色,能够准确、清晰地解答游客的疑问,引导游客有序参观。在各个展馆,志愿者们为游客详细介绍兰花的品种、特性和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欣赏兰花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兰花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团队中还有俄罗斯留学生的身影。他们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位游客对志愿者团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这些志愿者非常热情、专业,他们让我对中国兰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西安翻译学院师生的友好与热情。”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了兰博会上一道温暖人心的力量。
才艺添彩:奏响兰博乐章
在活动筹备阶段,我校积极配合进行主持人和文艺表演选拔工作,希望能够为兰博会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展台前,西译学子带来精彩的民族乐器表演,悠扬的竹笛声如潺潺流水、清脆的琵琶声似珠落玉盘、激昂的二胡声如万马奔腾,学生们用精湛的技艺演绎着一首首经典曲目,展现了西安翻译学院在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学生们的才艺展示不仅丰富了兰博会的活动内容,也为兰博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期间,我校语言专业的学生用多语种助力活动宣传工作,不仅为兰博会的国际化交流搭建了桥梁,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并喜爱上了中国兰花文化。
巧手传情:绽放兰韵华彩
教育学院师生的手工作品在兰博会上精彩亮相,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以兰花为主题,融入了学生们对兰花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精美的兰花刺绣,一针一线间尽显细腻与优雅。学生们用灵动的双手,将兰花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的剪纸,灵动的线条勾勒出兰花的婀娜多姿,展现出学生们高超的剪纸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意十足的手工艺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赋予了兰花新的生命和活力。有的作品以兰花为造型,制作成了精美的摆件,在灯光的映照下,兰花显得更加娇艳动人;有的作品则将兰花元素融入到饰品设计中,制作成了项链、手链等,既美观又实用。
此外,还有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学生们用笔墨抒发着对兰花的赞美之情,一撇一捺间尽显书法的韵味和魅力。这些作品不仅为兰博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也体现了教育学院在美育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卓越成效。
光影留韵:定格兰博精彩
我校积极策划、拍摄并制作本次活动的宣传视频,全方位展示兰博会的精彩瞬间。校品牌传播部从活动筹备初期便开始介入,深入挖掘兰博会亮点特色,精心构思拍摄方案。
在拍摄过程中,拍摄团队成员不辞辛劳,穿梭于各相关活动地点,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他们用镜头记录下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都成为了宣传视频中最温暖的画面。同时,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活动现场的热闹氛围,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都让人感受到了兰博会的魅力和活力。在拍摄兰花时,他们运用各种拍摄技巧,从不同角度展现兰花的美丽与娇艳,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后期制作时,团队成员运用专业的剪辑技术将拍摄素材精心剪辑成一部生动、精彩的宣传视频。视频中,不仅展现了兰花的美丽与魅力,更凸显了西安翻译学院师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视频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兰博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兰博会,了解了西安翻译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此次在第32届中国(长安)兰花博览会中的积极参与,是学校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学校以兰博会为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广阔舞台,同时也为兰博会的成功举办注入了青春活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充分发挥自身在外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文化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西译智慧和力量,让西译之花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绽放光彩。
全国前三!西译2025软科排名创新高 实现“三连升”
近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西安翻译学院在此次排名中实现了跨越式晋位,在中国民办高校排名总榜上跃居第九位,跻身全国前十行列,成功实现“三连升”;在中国民办语言类高校排名中亦稳居前三甲,彰显了学校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软科排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其科学、客观和透明的评价体系涵盖了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学术人才等多个指标类别,并下设多个指标维度和客观量化指标,有助于全面反映高校情况,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教育部专家曾高度评价西译,称其“是一所有灵魂的大学、一所精致精美的大学、一所卓有成效的大学”。在近四年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西译始终在全国民办高校语言类排名中名列前茅。同时,学校还荣获2023年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前20位;在校友会2024年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民办院校第二;荣获“2024年度中国标杆型民办高校”称号。诸多荣誉加身,是学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实力的有力证明。
深耕教学结硕果,探索学科新路径
历经38年的潜心办学,西安翻译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极具重要影响力和鲜明特色的民办大学。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33门。
学校始终将本科教育教学成效视为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外语 + 专业 + 现代技能”和“专业 + 外语 + 现代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微专业及具有代表性的前沿学科课程,持续强化学生的能力素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铸就了“要学习到西译”的良好口碑。
师资结构再提升,稳扎实打铸师魂
学校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项目,常抓不懈。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成功引进了大量博士、知名教授等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内部培育机制,积极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外深造学习,并组织优秀教师到国内外游学、参加培训等,拓宽教师视野,促使教师学习国际国内先进教育理念。
2024年,学校共有151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各种荣誉、项目、奖励。其中,王毅菲教授入选陕西高校 “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秦晓梅教授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国赛一等奖,成为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院校教师。
学科竞赛屡刷新,国赛榜上显实力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的理念,积极鼓励和支持师生参赛。2024年,师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共获得省级奖项1646项,较上年增长60%,参赛人数高达3万人次。
在全国挑战杯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的获奖排名中,西译分别位居第八名和第九名;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中,斩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在全国语言类高校中排名第二。此外,2023年西译女足队勇夺全国高校足球联赛冠军,2024年更是蝉联陕西足球联赛四连冠。
科研数质双提升,大力培育出成果
学校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实现了双提升,达到了新的高度。2024年,学校新增了省级科研平台及科研团队,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数量和质量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科研成果丰硕,全年发表论文数量较2023年增长10%;获得知识产权总量是2023年的2.64倍,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贡献了西译力量。此外,学校还成功举办了“第五届陕西口岸经济发展论坛”“第三届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2024・终南文化论坛”等大型学术论坛,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国际教育抓落地,开放办学拓新局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2024年,新增新西兰梅西大学、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赞比亚卢萨卡大学等国际合作院校5所,使国际合作院校数量增至66所,同时新增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0项。学校与新西兰惠灵顿理工学院合作成立“国际语言培训中心”,并开展硕士联合培养合作。
在学生交流方面,中外合作项目学生人数较2023年增长52%,来校交流的留学生人数较2023年增加 97%,境外升学、境外实习就业、境外交换生等项目均取得一定突破。学校不断探索国际化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各类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校园国际化氛围,国际教育成果斐然。
西安翻译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原则,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立足西安、面向西部、服务陕西、服务基层,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全力向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迈进。
校企协同共筑数字教育新生态——西译与腾讯集团、东华软件共探智慧育人新篇
4月17日上午,腾讯集团腾讯教育北区解决方案总监姚士佳、西北区域销售总监张雪、高级架构师张亮,东华软件教育行业总监蔡泽、陕西公司市场总监马雨潇、行业架构师么远一行6人到访西安翻译学院,开展参观交流活动。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代表学校对来宾表示了热情欢迎,双方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智慧校园建设及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正式开启。
随后,校企双方举行座谈。西安翻译学院执行董事、校长崔智林,副校长王霖、樊相宇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出席,座谈会由樊相宇主持。
校企深度交流 探寻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崔智林致欢迎辞,他首先对腾讯集团腾讯教育北区解决方案总监姚士佳一行和东华软件教育行业总监蔡泽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学校近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崔智林强调,西安翻译学院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号召,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蓝图,将教育数字化转型视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此次座谈交流,正是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的有力举措。崔智林希望,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西译方案”,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西译智慧”。
姚士佳在讲话中首先对我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提出,西安翻译学院长盛之基,在于始终践行产教融合、需才育才的办学理念,这正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题中真义。姚士佳表示,腾讯教育秉承“科技向善”使命,整合云智能、数字内容等核心资源,致力于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座”。他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与西安翻译学院携手,以科技之力为教育筑基,将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程开发、科研创新与管理升级全链条,通过虚拟仿真实验、AI教学助手等场景化解决方案,共同探索“教育+科技”的范式突破,让人才培养更具时代张力,培育兼具人文底蕴与创新思维的未来人才。
产学研协同育人 开创智慧教育新范式
张亮在汇报中系统阐释了腾讯教育的战略布局,其依托六大事业群协同支撑体系,构建起“科技+内容+生态”三位一体的教育赋能全链条。他重点解析了教育适配产品矩阵的三大核心维度:在人才培养领域打造“云实训+认证体系+行业课程”的闭环体系,在支撑平台层面构建从学科大模型训练到智能体应用的技术链条,在校园治理场景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实时映射。同时,根据西译实际发展需求,张亮提出将优先从智慧教室轻量化升级、多模态数字人实训等具象化切口切入,通过“腾讯云+微信生态”双引擎驱动,助力构建跨学科培养体系,共同探索AI时代教育创新范式。
与会人员随即围绕课程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升级、产教融合路径创新三大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推动校企资源深度耦合、构建智慧化育人生态及优化校企协同机制奠定基础。
此次交流,不仅是西安翻译学院与腾讯集团、东华软件携手共筑数字化育人平台的突破,更是高等教育领域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路径的重要行动。在智能革命与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西安翻译学院将积极拥抱变化。未来,三方将基于各自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起“教育+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贯通产学研用全链条,推动育人模式变革,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西译范式”。

董事长丁晶荣登《时代人物》封面
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女士作为中国民办教育领军人物,荣登《时代人物》封面,其“教育世家”的传承精神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卓越贡献获专题报道。
《时代人物》作为中国高端人物类期刊的代表,该杂志以“全球视野、中国高度”为标杆,致力于记录时代精英、传播前沿思想,在政、商、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曾报道过多位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标杆人物。本期《时代人物周刊》以《丁晶赋》赞其“德馨行洁,风范高华”,文中“育英才以报国,树楷模以流芳”正是对西安翻译学院38年办学初心的生动诠释。
近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西安翻译学院在此次排名中实现了跨越式晋位,在中国民办高校排名总榜上跃居第九位,跻身全国前十行列,成功实现“三连升”;在中国民办语言类高校排名中亦稳居前三甲,彰显了学校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丁晶,现任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曾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2022年9月,丁晶家庭一脉书香、三代从教,被授予“教育世家”称号。2023年度陕西高校教育功勋人物。
近年来,在董事长丁晶的带领下,西安翻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向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迈进。学校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学科竞赛、国际交流等领域屡创佳绩,获评“陕西省教育改革突出贡献单位”。面向未来,西安翻译学院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为培育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再立新功!